【视频】10新税夹击·美关税添乱 马企苦撑成夹心层

Nanyang Thu, Jul 10, 2025 09:28pm - 1 week View Original


(吉隆坡10日讯)政府过去两年先后推出10项税务改革与新税措施,再加上美国对大马征收25%关税,苦苦支撑的大马企业和工商界直言,快要无法再撑下去!

上述10项税改措施,包括最新落实的销售及服务税(SST)扩征,几乎每一项都直接冲击企业成本、现金流与行政负担。

工商界原以为国际市场能“带口气”,岂料在对美贸易上却依旧寸步难行,面对特朗普主导下的25%关税困局,商界认为,大马能争取“降税”到的空间极为有限,无不叫苦连天。

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(FMM)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坦言:“也许在座的你们不知情,但身为商家一定知道,这两年政府实施了不下10项税务改革,根本喘不上气。”

然而,偏偏10项税务改革中,消费税(GST)却“缺席”。

他昨日在《南洋商报》2025年金鹰奖经济论坛上,主讲“乱局中的新机遇”讲题时指出,工商界一直支持重启GST,认为可有效避免SST带来的“税务叠加”问题。

“GST具备高效率及结构透明的优势,不仅税率清晰,也能避免多重征税,反观SST在多个环节重复征税,导致结构混乱,增加营运与消费成本。

【视频】10新税夹击·美关税添乱 马企苦撑成夹心层

苏添来:最终消费者埋单

“很多人以为SST只是企业承担,其实政府要透过该税制征收数十亿令吉税收,这些最终都将由消费者埋单的。”

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说,从前首相敦马哈迪时代推行SST、再过渡到GST,再回到现行体制,我国税制在转变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小变化,例如SST时期税务编码已从几千项增至超过一万项,坊间更戏称为“万税”体制!

“早年GST税率透明,清楚标示;如今SST虽未明列税项,但税负早已内嵌其中,加上覆盖面广,超97%的商品都纳入征税范围,连家庭主妇都感受到日常开销显著增加。”

论坛主题“乱局中的新机遇”
吴逸平(左起)与苏添来为论坛主题“乱局中的新机遇”分享独到见解;右为罗依薇。

议价空间太小

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(中总)总会长拿督吴逸平也认同GST的结构更为合理,有助于打造更高效、透明的税收体系。

“虽然理解政府扩大税基的财政考量,但在GST与SST之间,中总始终认为GST更可行。”

国内商界仿佛成了双面夹杀的“中间层”,国内吃税、国外挨刀,企业该如何是好?

尽管政府持续尝试与美国展开沟通,试图争取把现有25%关税再降低,但商界普遍不乐观,直言:“不可能谈到10%”。

苏添来表示,政府顶多争取将现有关税率从25%降至20%,但也是非常困难。

“大马的筹码非常有限,我们既不是全球关键经济体,对美出口占比又极小,现实就是,我们不被优先考虑。而特朗普式的谈判风格更是强硬直接,基本没有讨价还价空间。”

他指出,目前,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约为500亿美元(约2115亿令吉),相较于美国4兆6000万美元(约19兆4580万令吉)的总购买额和接近30兆美元(约126兆9000万令吉)的经济总量。由此可见,马来西亚只是极为微小的一部分。

吴逸平表示,从区域比较来看,越南已跟美国达成协议,关税率为20%,这似乎也设定了关税的基线水平。我国是否有机会再将税率降至10%,机会确实渺茫。

“谈判也取决多个因素,包括谈判能力、国家整体战略布局,国家利益,以及美方对我国在产业链角色的看重程度。”

“尽管我国部分特定行业如某些电子产品可能具备一定战略价值,但整体而言,大马在与美国博弈中仍属弱势一方。”

2025年金鹰奖经济论坛吸引数百名本地工商界人士踊跃出席,现场冠盖云集。

除了苏添来吴逸平主讲的论坛(一)“乱局中的新机遇”,大会另一场论坛主题为“竞争力升级策略”,由2名商会领袖,即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棋雄博士及马来西亚创业促进会(PUMM)总会长拿督郑大勇博士主讲。

2场论坛主持人皆为2025年金鹰奖筹委会副主席兼《南洋商报》总编辑罗依薇。

吴逸平:关税低不等于竞争力

尽管我国的对等关税低于邻国,但现实却狠狠打脸,“关税红利”并未转化为商界实质优势,反之,企业反被迫加速改革、转型经营模式,力求突围。

在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当下,企业若仍以“税率低”自居,将难逃被边缘化命运。

大马中华总商会总会长拿督吴逸平直言,美国买家最关心的不是税,而是——价格!

“虽然我们的关税相对邻国稍微低,但是,美国买家最终决定是否下单的关键不是关税高低,而是整体成本竞争力,价格往往是一切。加税之后,谁的价格低,就向谁采购。价钱取决于成本,而成本反映的是企业的效率。”

这意味着,别再“以为”低关税就是优势。对美国采购商来说,谁的价格低、谁的效率高,订单就给谁。”

未善用自贸协定

吴逸平指出,不同产品的竞争对手遍布不同国家,因此大马企业必须精准识别自身产品所面临的区域对手,并深入了解各国的生产成本结构,切忌以为税率较低就必然拥有优势。

“尽管如此,我国在某些领域仍具备独特优势,尤其是电子及工业相关产业基础较为扎实,若能维持价格和品质的平衡,依然有望在区域竞争中胜出。“

苏添来也呼吁大马企业要化挑战为转机,就必须尽快转换经营思维,包括积极投入数字经济领域及善用自贸协议。

“数字经济不仅是全球趋势,更是大马未来发展的关键动力,其整体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23%,但目前仍有大量中小型企业尚未充分参与其中。

“在区域合作方面,东南亚贸易额高达3兆2000万美元(13兆5360万令吉),其中大马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额占24%,等于约7700亿美元(3兆2571万令吉),若能善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,大马企业在区域市场仍有广阔发展空间。”

尽管政府已签署多项自贸协定,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、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(CPTPP)及与海湾国家(GCC)的贸易拓展计划,但国内企业利用率偏低。

“希望企业能够积极了解,切勿抱持政府的政策都‘没有自己的份儿’的心态。”

洞察市场变化 快速掌握新商机

近年,疫情、中美贸易战等乱局,曾造就国内一批抓到市场变局的企业从中崛起,当中包括手套、科技及机械行业等企业。

苏添来指出,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,企业唯有建立敏锐的趋势洞察力与作出快速应变方案,方能把握新机遇,甚至引领潮流,开创独树一帜的发展路径。

“就如中国电动车行业,其不只是在汽车领域转了一个弯道——改良新品,而是走出了一个新跑道,甚至让欧美国家的汽车行业望尘莫及。”

他直言,未来的赢家不是最大规模的企业,而是不断学习且变数能力最快的企业。

“个人认为企业要注重人才,尤其愿意不断学习成长的员工,包括年长者,只有学习才能让他们洞察市场变化,快速掌握新商机的到来。“

他继说,其次,企业家必须多接触,大胆作出改革,包括改良本身的产品和作业模式。

“在多变不定的市场中,一些企业能看到商机和契机,从而在夹缝中寻找到新的发展商机,包括善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。”

他以大马清真认证为例指出,这是大马的一大强项,国内食品企业佳源食品(KAWAN,7216,主板消费股)就善用了改认证,将其产品推销至中东国家。

【2025年金鹰奖经济论坛】相关新闻:

陈棋雄:越打折越贬值 让产品成消费者首选

金鹰奖论坛圆满举行 企业界高度关注经济前景

The content is a snapshot from Publisher.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for accurate info. Contact us for any changes.






Related Stocks

KAWAN 1.130

Comments

Login to comment.